首页 > 新闻 > 汽车 > 正文

脱碳是一场系统性变革 汽车行业需协力啃下脱碳“硬骨头”

2021-06-10 16:12:47来源:中国汽车报网  

当下,越来越多汽车行业内外的缘分皆因“碳”牵。在碳达峰、碳中和的“双碳”目标之下,无论是汽车产业内部上下游的联动减碳,还是跨行业、跨领域之间的协同脱碳都已成常态。不过,产业内外实现协力脱碳仍然任重而道远。

对于汽车产业来说,践行“双碳”承诺绝不能孤军奋战。从减碳脱碳的技术创新,从原材料采购到产品报废,从生产制造到使用环节,围绕汽车全产业链和产品全生命周期实现减碳脱碳,离不开汽车、能源、交通等各个领域的通力配合。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汽车产业脱碳是一场系统性变革,必须要实现产业上下游、产业内外的高效联动。如果单靠汽车行业,整个交通领域是无法实现碳中和目标的。

越来越多的整车企业、供应商以及跨界企业已经深刻认识到这一点,于是越来越多突破传统模式的跨界深度合作应运而生。以脱碳为由,汽车、科技、能源、交通等领域都在打破固有的边界,以汽车为核心,逐渐形成一个“脱碳共同体”。

日前,宝马宣布了其在全产业链减碳脱碳的具体目标:到2030年宝马单车全生命周期平均二氧化碳排放量较2019年降低至少1/3。其中,对供应链环节、生产环节、车辆使用环节,都提出了明确的减排指标。在此之前,宝马与国网电动已展开战略合作,布局国内充电领域,试图为中国用户提供更便捷、更绿色、更高效的充电服务。

事实上,这并不是宝马一家企业的行为。戴姆勒、大众、沃尔沃等众多跨国车企都在全产业链上下游合力减碳脱碳上有所行动,对相关的采购商、供应商和经销商等都有着严苛的减碳脱碳约束。

不可否认,发展新能源汽车被视为汽车产业达成“双碳”目标最核心的路径。但是,这需要能源、环境、经济、产业发展、交通、基础设施等各领域参与主体形成广泛共识,由政府、供给市场、消费市场、智囊团共同推动,形成以消费市场为核心,升级既有协同机制、政府明确发展绩效、营造良好发展环境,企业协同提升车辆技术水平、降低全生命周期成本、提供充足能源供应和便利可持续能源补给,形成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生态。

汽车产业协同脱碳在业内外达成共识的背后,也意味着实现脱碳目标压力“山大”。

日前,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付炳锋呼吁,汽车行业的碳达峰过程非常复杂,汽车行业实现“双碳”目标的责任和压力都很大,而当前碳达峰边界和前提条件还很模糊,过急表态并不合适。他提出,应适当为汽车行业“减压”,希望业界给汽车行业留点空间。

的确,汽车行业在实现“双碳”目标过程中,还有很多新问题、新情况需要解决和面对。正如能源基金会首席执行官兼中国总裁邹骥所指出的,商用车零排放成本相对高昂、技术路线尚存争议;全面电动化过程中可能引发的全球性资源争夺等问题,都是中国汽车产业必须关注的。

此外,在“双碳”目标的背景下,现行及未来的相关汽车行业政策如何与减碳脱碳的目标有效衔接和挂钩,对汽车行业来说又是一个新课题。比如,“双碳”目标下的政策调整和协同,将决定整个行业的发展方向以及减碳脱碳的效果和效率。比如,现行的“双积分”政策如何与未来碳交易市场衔接,“双积分+碳交易”的模式能否将“双积分”有效转化为碳交易机制,促进行业健康有序发展;比如,下一阶段我国新能源汽车财税激励政策将如何遵循投入产出总体平衡、政府引导与市场驱动并重、奖励政策与约束手段并用、分步实施科学有序等基本原则,发挥财税政策对产业的引导作用和正向调节效应……这一系列问题,都将成为汽车产业在协力脱碳过程中的必答题。(王璞)

责任编辑:hnmd003

相关阅读

推荐阅读